• 登录
社交账号登录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

作者:yf 发布时间:2022-02-28 点击数:

一、斑点叉尾鮰基本特性


我国鮰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为斑点叉尾鮰,原产于北美洲大陆等地。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入。
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(图1)


生存温度为0℃~35℃,在2.5毫克/升以上溶氧的水体中能正常生活,pH适应范围为5~8.5,盐度适应范围为0.2%~0.85%。
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(图2)


综上,斑点叉尾鮰适应环境能力较强。斑点叉尾鮰为无鳞鱼,体表黏液丰富,较有鳞鱼的缺点为易产生表体损伤,抵抗力略弱。底栖生活,食水生动植物。


二、春季疾病引发原因及预防


经过长期的越冬停食,加上气温多变,导致抵抗力下降,因此易滋生烂鳃、体表溃疡、套肠等病症。且斑点叉尾鮰体表无鳞,易损伤,造成伤口感染。


(一)引发斑点叉尾鮰疾病的原因:


01烂鳃


春季气温变化大,晴天中午溶解氧容易过饱和,导致鰓丝、鳍条内形成气栓,进而鰓丝溃烂;由于春季斑点叉尾鮰投食量低,鮰鱼在底部搅动摄食引起浑水,受浑水中病菌影响感染导致烂鳃。
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(图3)


02 体表溃疡


  体表溃疡伴生于水霉病,低温下水霉病较为常见;拉网等机械损伤、觅食和争斗损伤也易造成溃疡。
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(图4)

03套肠


引起套肠的原因极为复杂,但基本与摄食行为和病原体有关,不当的饵料和摄食环境会造成争抢和消化问题,引起套肠;病原体如嗜麦芽寡养单胞菌、鮰爱德华氏菌、嗜水气单胞菌、肠道寄生虫等均能引起套肠,其中爱德华氏菌对肠道影响尤甚。
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(图5)


04 病原生物


  病原生物来源于外界环境的自然交换,如动物粪便和引入被污染水源等。


(二)斑点叉尾鮰疾病的观测和防护:


01 观察黏液


  鱼体表黏液是抵御疾病的一大关卡,若体表黏液增多,表明鱼体正与环境或病菌做斗争,则应注意人工预防疾病发生。


02 及时投料,缓慢加料


选择在连续的晴天开食。在开始投喂阶段,日投喂率控制在千分之2-3。也可每隔 1-2 天投喂 1 次。控制加料的速度和投喂量有利于斑点叉尾鮰的体质恢复。
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(图6)


03 预防应激和提高免疫


春季温度多变,斑点叉尾鮰在激化的环境下易生疾病,使用应激灵0.5%~1%拌饵投喂,能有效增加斑点叉尾鮰环境适应能力。


为提高免疫力,可使用速补生命素0.5%~1%拌饵投喂。
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(图7)


04 水质管理


春季肥水是首要工作,使用绿精灵3号和速效磷组合肥水,增加水体的肥度。肥水可大大提高初级生产力而增加水体的溶氧量,改善溶氧状况。
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(图8)


春季也是各种寄生虫疾病流行的主要季节,通过池塘肥度增加,浮游生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的丰度、多样性及稳定性相应增加,可有效抑制和防止各种鱼类寄生虫的爆发及对鱼体的侵害;继而对寄生虫引发的细菌性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。


同时使用底精灵3号干撒(每千克3-4亩),对底质进行优化,氧化底部有机质。过硫能降低底泥毒性,抑制底质中病原微生物。


春季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要点(图9)